即便「美國例外論已死」的聲音甚囂塵上,當前的美股大盤走向依然表明牛市似乎將要到來。進入2025年,市場情緒經歷了劇烈的反轉。貿易政策反覆無常、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美元承壓下行——這一系列宏觀憂慮動搖了美國長期以來的市場領導地位。 4月至5月,股市出現大幅回調,進一步助長了「美國例外論衰落」的輿論氛圍,在科技七巨頭的表現遠遠落後於大盤之際,這種悲觀看法愈加流行。
4月2日,川普總統宣布「解放日」關稅方案成為本輪拋售潮的導火線。幾乎所有產業都受到波及,市場從高點迅速下跌近20%,正式步入技術性回檔區間。面對劇烈震盪時媒體急於給出解釋,將過去兩年美股強勢上漲後的回調解讀為泡沫破裂的信號,並藉此營造出一種悲觀的市場氛圍,柏瑞資本、渣打銀行和iA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相繼發聲,認為全球資本正加速離開美國,“美國例外”的時代或將終結。法國興業銀行的阿蘭·博科布扎甚至直言,如果市場信心持續動搖,不排除資金將長期撤離美股的可能性。
同時,由於美元貶值,美元指數下行導致國際投資者面臨「雙殺」:不僅股價下跌,本幣兌美元的折算也使得收益縮水。多向負相關的訊號使得美元與美國資產的表現雙雙齊飛。
這輪美元回調其實是在去年大幅升值的基礎上發生的,從中長期視角來看,美元多頭趨勢仍未被扭轉,這更像是一種技術性調整。
歐洲市場方面,確實,伴隨全球資金配置的再平衡,今年歐洲股市的表現暫時跑贏美國,但這是否就能構成「美國金融市場終結」的證據?未必。我們要知道的是,市場情緒的周期性影響、以及政治事件,與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強弱,並不能簡單劃等號。
一幅不同的景象浮現
儘管人們擔憂美國例外論的衰落、債務和赤字、美元貶值以及關稅,股市卻以出人意料的強勁勢頭從4月低點反彈。領漲的正是那些被悲觀媒體宣稱已經死亡的股票。
股市的技術面態勢與悲觀的預期形成了鮮明對比。到了4月中旬,在經歷數日的重挫後,市場強勁反彈。 4月9日宣布的90天關稅休戰協定引發標普500指數單日上漲9.5% ,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儘管通膨依然高企,債券殖利率高達4.5%,但市場守住了200日移動平均線的關鍵支撐位,顯示回檔階段已經結束。
最值得注意的是,「雙重股票痛苦交易」進一步支撐了股市上漲。許多機構投資者在4月份削減了對美國的持股,導致持倉減少,從而刺激了逆勢資金流入,回流到優質美國資產受到了主要影響。摩根大通指出,阻力最小的路徑有利於股市創下新高,而基本面也強化了這個觀點。正如最新的BullBearReport所指出的,散戶投資者大舉湧入美國股市(5150億美元),另有210億美元湧入“槓桿”股票。
這次下跌起到了健康的重置作用。投資人情緒從興奮轉向懷疑,這是牛市持續的必要條件。
基本面也支撐了該市場的韌性。 6月就業人數增加14.7萬個,即使就業機會在疲軟趨勢中仍在成長。然而,各行業的企業獲利穩定成長,科技股佔比較高的「七巨頭」持續保持強勁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股市的反彈。雖然有頭條新聞稱歐洲是成長熱點,但與該指數其他成分股和全球其他股票相比,「七巨頭」的股票才是企業獲利的主要驅動力。
這次下跌起到了健康的重置作用。投資人情緒從興奮轉向懷疑,這是牛市持續的必要條件。
基本面也支撐了該市場的韌性。 6月份就業人數增加14.7萬個,就業機會在疲軟趨勢中仍在成長。然而,各行業的企業盈利穩步增長,科技股佔比較高的“七巨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股市的反彈,跑贏歐洲的增長趨勢需要歸因於“七巨頭”的貢獻力量。
從經濟角度來看,通膨正在緩解。核心指標徘徊在2.3%附近,債券殖利率趨於穩定。長期公債殖利率約為4.5%,反映出市場不再恐慌,因為殖利率已根據當前的經濟和通膨成長率正常化。
「雙重股票痛苦交易」也進一步支撐了股市上漲。許多機構投資者在4月削減了對美國的持股,導致持倉減少,從而刺激了逆向資金流入,特別是重新流向優質美國資產。摩根大通指出,阻力最小的路徑有利於股市創新高,而基本面也強化了這個觀點。
從技術角度來看,多頭市場依然完好
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市場長期吸收所有負面媒體的觀點報告。 近期圍繞著債務、赤字、關稅、通膨、戰爭、川普等負面宣傳的鋪天蓋地,只會加劇你的負面偏見。然而,放眼望去,那些為了「規避」潛在不利後果而遠離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財富縮水。換句話說, 總有不投資的「理由」。然而,目前的政策會改變,但市場不會。
對投資者來說,關鍵在於如何在媒體千篇一律的負面報導中保持清醒和冷靜。我們知道,牛市的韌性建立在冰冷的數據之上。縱觀歷史,我們面臨的風險都耳熟能詳: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政治動盪與通膨壓力。經濟週期正在改變,但是市場和風險從未改變。
這些因素是更廣泛的格局的一部分,已反映在價格中。如圖所示,市場的反應是守住了自2022年10月低點以來的上漲趨勢線,隨後在企穩跡像出現後加速上漲。市場突破關鍵移動平均線、突破新高以及死亡交叉的逆轉,都是非常看漲的走勢,顯示多頭仍佔據主導地位。
這些關鍵阻力位已經過去,當前市場情緒轉為看漲,但尚未接近極端,這表明 4 月份「解放日」回檔已經過去,牛市仍在繼續。
此次回調為進一步上漲奠定了基礎。技術面證實了這個趨勢,而從勞動市場到企業利潤的基本面也強化了這個趨勢。繼續被這種敘事所迷惑的投資者最終會意識到,數據並不支持這一觀點。誠然,三月和四月的確風雨飄搖,但它們或許透過一次健康的回調,重塑了先前的繁榮,從而強化了而非摧毀了牛市的核心。
無論投資於「七大豪強」、優質週期股,或是多元化基金,未來之路依然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