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
1. 阿斯麥2025年第二季財報超預期,但財報公佈後股價卻暴跌超過8%。
2. 阿斯麥撤回對2026年收入成長的明確展望,因為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關稅問題尤其突出。
身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光刻設備供應商,阿斯麥(ASML)於2025年7月16日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財報,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然而,在宏觀經濟疲軟、地緣政治緊張以及關稅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公司警告2026年可能面臨零成長風險。這導致該股在財報後股價暴跌逾8%。
圖源:TradingView
第二季財務亮點
阿斯麥第二季財務表現強勁,核心指標全面超越市場預期。公司淨銷售額達77億歐元,超過市場預期的75.2億歐元,並達到其業績指引上限,年比增幅顯著。這主要得益於EUV光刻機銷售成長及設備升級服務的強勁需求。
淨利23億歐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0.4億歐元。毛利率53.7%,高於預期51.6%,主要受惠於高利潤率的EUV系統和升級服務收入。新增訂單55億歐元,季增41%,遠超過市場預期的41.9億歐元,其中EUV光刻機訂單達23億歐元,反映出市場對先進製程設備的需求旺盛。
圖源:阿斯麦
公司業績成長主要由邏輯晶片(佔系統銷售69%)和記憶體晶片(31%)需求推動,人工智慧(AI)應用成為核心驅動力。從地理分佈來看,中國台灣地區佔系統銷售35%,中國大陸27%,韓國19% ,反映其在地緣風險背景下仍保持對中國市場的強烈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麥在本季交付了首台高數值孔徑(High NA)EUV系統(TWINSCAN EXE:5200B),鞏固了在2奈米以下製程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預期謹慎樂觀
阿斯麥維持2025全年指引,預計營收年增約15%,達325億歐元,毛利率約52%。公司預計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具體驅動因素包括:
EUV業務預計將年增約30%,主要受AI晶片需求的推動。 DUV及應用業務預計與2024年持平。裝機售後服務預計成長約20%,第三季淨銷售額約20億歐元。
對於2025年第三季度,阿斯麥預計淨銷售額為74億-79億歐元,毛利率50%-52%,略低於第二季度,主要由於產品組合變化以及研發費用(約12億歐元)和管理費用(約3.1億歐元)的增加。
然而,儘管第二季表現強勁,阿斯麥撤回對2026年營收成長的明確展望。阿斯麥執行長Christophe Fouquet表示,儘管AI客戶的基本面依然強勁,但「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關稅問題尤為突出」 。
這一表態與先前管理層連續幾季的樂觀論調形成鮮明反差。市場原本預期阿斯麥將在2026年達到7%左右的營收成長,達到347億歐元。如今,這一基線被打破,迫使分析師重估其估值模型與獲利前景。
目前,阿斯麥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是關稅風險, Christophe Fouquet指出,美國可能對新系統和零件徵收關稅,其他國家也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影響阿斯麥對美國的設備或零件運輸,以及從美國到歐洲的供應鏈。關稅也可能壓縮公司毛利率。
圖源:阿斯麥
而美國和荷蘭政府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特別是EUV設備,增加了不確定性。儘管中國大陸在本季佔系統銷售27%(主要為DUV系統),但2025年中國市場佔比可能降至20%。
此外,英特爾和三星等主要客戶削減資本支出,英特爾計畫在2025年將支出降至215億美元(年減17%),三星也減少了對High NA EUV系統的採購。這些削減反映了非AI市場的謹慎情緒。 PC和智慧型手機等非AI半導體市場復甦緩慢,也限制了客戶擴產計畫。
分析師下調目標價
受2026年展望不確定性影響,阿斯麥股價在2025年7月16日暴跌8.33%,收在754.45美元。
同時,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花旗集團等多家華爾街銀行紛紛下調該股目標價。其中,摩根士丹利將該股目標價從660歐元下調至600歐元,維持「持有」評級,理由是EUV層級擴展放緩限制了成長動能。
阿斯麥的第二季業績展現了其在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強大實力,但2026年的謹慎展望暴露了其成長路徑的脆弱性。 AI需求雖然為公司提供了緩衝,但地緣政治和關稅風險可能對供應鏈和獲利能力構成長期威脅。投資人需權衡阿斯麥的技術護城河與外部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半導體產業的周期性特徵,加上川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
圖源:阿斯麥
此外,關於關稅和出口管制的討論值得深入分析。儘管美國和荷蘭對中國的限制日益嚴格,但中國市場在本季仍貢獻了27%的系統銷售,顯示舊技術(DUV)需求和政策漏洞的存在。然而,若限制進一步升級,阿斯麥可能需要加速轉移到其他市場或透過創新維持利潤率。
結語
從長期來看,阿斯麥的技術壁壘和市場地位仍無可取代。隨著AI晶片製程向3奈米甚至2奈米推進,EUV和未來的High-NA EUV設備將持續成為主要驅動力。公司也持續加強下一代光刻系統的研發,並預計2025年下半年營收將高於上半年,第四季貢獻更高。
但短期內,這項技術紅利的兌現路徑將不再順暢。政治幹預、客戶謹慎、成本上升等變數疊加,使得阿斯麥的營收節奏可能會出現更多波動。這也意味著其季度表現將更依賴特定地區或客戶的專案進度和政策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