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
1. 近期馬斯克公開批評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並宣布創立「美國黨」。
2.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汽車全球交車量持續走低。
3. 儘管特斯拉股價暴跌,方舟投資的凱西伍德仍對特斯拉保持樂觀。
近日,特斯拉再因CEO馬斯克的行為陷入輿論風波。
2025年7月5日,馬斯克宣布創立“美國黨”,並計劃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參與競選。這項政治舉措瞬間讓特斯拉股價再度陷入動盪,7月7日該股下跌近7%。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已累計下跌超過25%,成為美股七巨頭中表現最差的公司。
對於那些長期看好特斯拉的投資人來說,馬斯克頻繁涉足政治已讓他們愈發失望。 Wedbush的分析師Dan Ives明確表示,公司眾多投資人對馬斯克「持續涉足政壇」深感沮喪。在許多投資人眼中,只要馬斯克將更多精力傾注於商業,減少政治參與,特斯拉就能重回發展正軌。
馬斯克的政治活動
7月5日,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目標是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中爭取國會席次。這一舉動被視為馬斯克進一步介入美國政治的信號,此前他已因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支持川普並短暫參與「政府效率部」工作而引發爭議。該行為直接影響了特斯拉的股價。 7月7日「美國黨」宣布後,特斯拉股價下跌6.79%,市值損失約680億美元。
圖源:TradingView
此外,馬斯克公開批評7月4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 (BBB),稱它“阻礙清潔能源發展”並“對電動汽車行業造成長期損害” 。 BBB由川普政府推動,削減電動車稅收抵免並支持傳統能源,與馬斯克的永續發展概念相衝突。公開批評進一步加劇了與政治人物的緊張關係,包括簽署法案的川普總統。
投資者對馬斯克頻繁涉足政治活動的反應強烈。分析師Dan Ives公開表示對馬斯克的政治活動表示不滿,認為這分散了公司在關鍵時期的營運注意力,他建議特斯拉董事會限制馬斯克的政治行為,並透過新的薪酬方案確保其專注度,包括授予馬斯克25%的投票控制權以推動與xAI的潛在合併。然而,馬斯克對這些建議的冷淡回應凸顯了他與投資者之間的分歧。
事實上,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階主管公眾形象的影響。馬斯克在政治領域的爭議性言論已損害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對那些追求價值觀一致性的消費者來說。根據2025年6月的消費者調查,約15%的潛在電動車買家表示因馬斯克的公眾形象而降低了對特斯拉的購買意願。
儘管馬斯克的政治活動加劇了市場波動,但將股價下跌完全歸咎於此顯然過於簡單。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政策變化和競爭壓力同樣是關鍵因素。
汽車銷售持續下滑
儘管2024年一開始特斯拉交付了創紀錄的178萬輛電動車,但這一數字低於2023年的180萬輛,公司首次出現同比下滑。進入2025年,特斯拉的銷售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第一季業績表現疲軟,第二季交貨情況同樣未見起色。
Q1 2016至Q1 2025特斯拉全球交付汽車數量圖源:Statista
數據顯示,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72.07萬輛汽車,與2024年同期的83.08萬輛相比差距明顯。其中,第一季交付量約33.67萬輛,第二季為38.41萬輛,連續兩季出現交車量下滑。
Q1 2025銷售資料圖來源:特斯拉
Q2 2025銷售資料圖來源:特斯拉
其中,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銷售表現疲軟,尤其是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特斯拉麵臨來自傳統車企(如通用、福特、大眾)及新興廠商(如比亞迪、小鵬、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壓力,它們提供價格更低、技術先進的電動車型,侵蝕了特斯拉的市場份額。
對特斯拉來說,產品陣容的老化、消費者對價格和選擇的需求,以及更具吸引力的競爭車型,都是銷售下降的重要原因。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dison Yu指出,特斯拉長期承諾的經濟型電動車尚未問世,而如今市場上已有超過70款電動車型,其中許多車型的競爭力愈發突出。
「大而美」法案影響
除去銷售和政治問題,特斯拉還面臨政策和監管的壓力,尤其是川普簽署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BBB)。該法案對電動車產業構成了威脅,直接削弱了特斯拉的獲利預期。
首先,法案終止了7,500美元的電動車購車稅收抵免政策,這項政策長期以來是特斯拉銷量的關鍵推動力。摩根大通的分析數據顯示,特斯拉2024年約有16萬輛汽車依賴此政策,取消後消費者購車成本大幅上升,預計將造成每年利潤損失約9.6億美元。
BBB降低了未達EPA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車廠的罰款,減少了對特斯拉監管積分的需求。2024年,特斯拉透過積分銷售獲利28億美元,佔毛利的16%。William Blair預計CAFE相關收入佔75%,至2027年將歸零,嚴重影響獲利能力。
其次,法案也限制了使用中國電池組件的車企享有補貼,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被排除在外,這可能迫使特斯拉轉向價格更高的電池供應商,增加供應鏈成本。此外,法案還削減了清潔能源補貼,取消Powerwall、Megapack和SolarCity業務的稅收抵免,這將進一步影響特斯拉的儲能業務和光伏業務。
川普的這項法案無疑對特斯拉的獲利構成了雙重打擊,市值一度蒸發數百億美元。法案對傳統能源的傾斜與全球清潔能源趨勢背道而馳,可能削弱特斯拉的長期競爭力。
未來的賭注
特斯拉正向人工智慧(AI)和自動駕駛領域轉型,以應對核心業務的挑戰。該公司在德州奧斯汀的機器人計程車(Robotaxi)測試顯示出潛力,馬斯克宣稱自動駕駛可創造數兆美元價值。
圖源:特斯拉
然而,這些測試的結果並不總是令人滿意,尤其是車輛超速、交通違規等問題頻傳,引發監管關注。 Waymo和亞馬遜的Zoox等競爭對手也在加速佈局自動駕駛領域。
方舟投資的凱西·伍德(Cathie Wood)對特斯拉保持樂觀,此前曾預測2030年股價可達2600美元,主要由機器人出租車業務驅動,占公司估值的90%。她指出,馬斯克近期親自接手美國和歐洲銷售業務,顯示他對公司營運的重新聚焦。
然而,批評者認為,特斯拉高固定成本和對監管積分的依賴使其獲利能力脆弱,若AI或新產品未能取得突破,風險將加劇。
截至2025年7月8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報收於297.81美元,較近期的高點已有一定回檔。隨著公司面臨的挑戰逐步顯現,特斯拉的未來仍需在馬斯克的領導下走出更穩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