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Articles/日本國債市場"核爆" 時刻:一場可能改寫全球金融規則的崩盤

日本國債市場"核爆" 時刻:一場可能改寫全球金融規則的崩盤

2025/6/16 10:26

2025 年5 月20 日,日本金融市場遭遇"核彈級" 衝擊-1 兆日圓規模的20 年期公債拍賣意外流拍,投標倍數跌至2.5 倍創12 年最差,尾差1.14 更達38 年最高。

當日20 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2.56%,30 年、40 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步刷新歷史高峰至3.14% 及3.6%。這個曾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市場突然陷入癱瘓,標誌著日本正站在金融懸崖的危險邊緣。

作為政府債務的"最後接盤俠",日本央行長期持有53% 的國債,形成獨特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生態—— 國內投資者承接76% 的政府債務,央行與商業銀行、郵政儲蓄構成"本土承債鐵三角"。 2024 年啟動的量化緊縮計畫(QT)使2025 財年國債供應量激增64% 至61 兆日元,而海外投資者持倉佔比已從2012 年的9.3% 暴跌至3.7%。二級市場流動性枯竭至年換手率0.87 次,僅美國同期的1/5,政策轉向瞬間引爆市場脆弱性。

首相石破茂"財政狀況比希臘更糟"的表態成為崩塌起點:2024年日本政府利息支出佔稅收比重達23.7%,遠超希臘債務危機時的18%;2025-2027年到期國債規模達127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25%。

恐慌情緒下,外資單日撤離規模創紀錄,國內機構拋售潮導致銀行間市場賣單佔比高達89%,#JapanDebtCrisis話題迅速登頂全球熱搜,國際投資者驚呼"1987年黑色星期一重現"。

憑藉央行的利率錨定政策,日本以0.35% 的平均成本維持著263% 的債務GDP 比率—— 這一數字是希臘危機時的1.46 倍。透過量化寬鬆(QE)與殖利率曲線控制(YCC),10 年期公債利率在2016-2023 年間被壓制在- 0.21% 至0.58% 的極窄區間,債務利息支出長期控制在預算的10% 以內,營造出"財政可控" 的假象。

長達十年的"三支箭" 政策留下結構性隱患:量化質化寬鬆(QQE)讓央行資產負債表膨脹至GDP 的130%,卻未能實現2% 的通脹目標;企業利潤率提升至8.3% 的同時,普通家庭實際收入下降11%,基尼係數攀升至0.36。產業政策錯失數位經濟機遇,2023 年日本數位經濟佔比僅21%,不足美國的一半,成長動力匱乏埋下債務危機伏筆。

自2024 年7 月創161 日圓兌1 美元的37 年新低後,日圓持續貶值18%,推動能源進口額激增22%、食品價格上漲19%,100 種民生必需品中87 種價格飆升。家庭消費支出較去年同期暴跌2.9%,儲蓄率降至2.1% 的歷史低位,便利商店即食食品銷售佔比攀升至68%,"便利商店依賴症" 成為民生困境的縮影,社交媒體上"連大米都要買不起" 的呼聲此起彼落。

加息1% 將使三年後債務利息增加3.7 兆日元,佔2021 年GDP 的0.7%;若維持3% 的市場利率,2026 年利息支出將達10 兆日元,吞噬38% 的稅收收入。更嚴峻的是,銀行業45% 的資產為國債,利率每公升1 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就下降1.2 個百分點,面臨觸發國際監理紅線的風險。而維持寬鬆將導致輸入性通膨失控,2025 年第一季核心PPI 較去年同期上漲9.4%,創42 年新高,製造業競爭力加速流失。

作為全球老化最嚴重的國家,65 歲以上人口佔比達29%,社會安全支出吃掉32% 的財政預算。勞動年齡人口連續18 年下降,2023 年缺口達470 萬人,儲蓄率從1990 年的15.3% 暴跌至2.1%,潛在經濟成長率降至0.5% 以下,形成"低成長- 高福利- 高負債" 的無解循環。

JP長期低息政策催生的跨境套利交易正在瓦解:投資者藉入的低息日元被用於購買美債(1.08 萬億)、歐債(8900 億)等資產,如今日元貶值與國債收益率飆升形成"剪刀差",2025 年前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平倉頭寸就達7600 億美元。標普500 波動率指數(VIX)單日飆升至37,全球風險資產面臨流動性抽離衝擊。

身為美債最大海外持有者(1.079 兆美元),日本機構透過日圓套利交易和對海外債券——尤其是美債——的大量配置,託住了全球債券市場,日本若大規模拋售將直接推高美債收益率—— 每拋售1000 億美債,10 年期收益率將上升45 個基點,而估值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日政府債務率分別達123% 和263%,形成"雙債務國" 共振效應,疊加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2025 年第一季全球央行美元儲備佔比降至54.7%,創25 年新低。

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鎖倉量週增34%,顯示機構正透過區塊鏈資產重構資產配置,全球金融定價體系面臨典範轉移。

後續如果美債殖利率站穩4.5%且持續繼續往上走,標普還要繼續回調,下方支撐位在5750附近,納斯達克或回踩18500 點,這兩個關鍵點位我們需要盯緊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不構成對任何金融產品的推薦或投資建議。

熱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