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OpenAI創造了歷史:推出ChatGPT,讓AI科技真正走進大眾生活,引發了AI的爆炸性成長。
ChatGPT迅速走紅,打破了用戶成長紀錄。 OpenAI財務長Sarah Friar表示:“每週,有超過2.5億人使用ChatGPT,5%至6%的免費用戶註冊了付費產品。”
快速的用戶成長直接推動了OpenAI收入的增加。根據AI研究機構FutureSearch公佈的數據,OpenAI每月的付費用戶約為988萬名,年度經常性收入達34億美元,其中84%的營收來自ChatGPT付費用戶。
如今,AI已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深度涉足醫療、金融、教育、製造業等多個產業,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身為AI領域的先鋒, OpenAI憑藉其領先的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已成為全球AI技術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這意味著,透過投資OpenAI,投資人預計可以分享AI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不過,目前OpenAI並未上市,無法直接透過證券市場購買其股票進行投資,但你可以透過以下4種方式提前投資OpenAI的股票。
投資相關上市公司
雖然OpenAI並未上市,但與其持續合作的大型科技公司和AI產業鏈上的其他關鍵公司,已成為間接投資OpenAI的途徑。
微軟(MSFT)
微軟是OpenAI的合作夥伴,並向OpenAI總共投資了110億美元,擁有OpenAI 49%的股份,並有權獲得其高達75%的利潤。目前,微軟將OpenAI的技術整合到了其許多核心產品中,例如Office、Windows、GitHub和Bing等,幫助客戶使用GPT模型等人工智慧工具,推動其AI服務的獲利化。投資微軟的股票,投資者或將可以受益於OpenAI的技術突破和商業化進程。
英偉達(NVDA)
OpenAI的GPT系列模型和其他深度學習技術依賴強大的運算能力,英偉達的GPU顯示卡在AI模型訓練中扮演關鍵角色。隨著AI技術發展與普及,對英偉達晶片需求增加,其股價受惠於AI應用普及。投資英偉達股票,不僅能間接參與OpenAI的發展,也可能分享到整個AI產業的成長紅利。
Alphabet ( GOOGL )
身為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在人工智慧領域進行大量投資,雖然與OpenAI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其在AI技術領域的佈局使其成為AI投資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可以透過購買Alphabet的股票,直接參與到AI技術發展的浪潮中。
蘋果(AAPL)
2024年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4)上表示,將與OpenAI合作,ChatGPT將整合到包括新一代iOS、iPadOS以及macOS中。蘋果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頭,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穩定的現金流,能為OpenAI的技術提供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加速其技術從研發到實際應用的轉換。此外,蘋果在AI硬體和軟體生態上的持續投入和發展,與OpenAI的技術結合潛力巨大。未來可能共同推出更多創新的AI 應用和功能,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進而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潛在收益。
台積電(TSM)
台積電憑藉全球領先的製程技術和近乎壟斷的先進製程市場份額,穩居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頂端。如果AI計算的需求持續成長,那麼台積電可能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
除此之外,投資人還可投資其他涉及AI領域的科技公司,例如亞馬遜(AMZN)、Meta Platforms(META)、Arm Holdings(ARM)等。這些公司在AI領域的技術、資源、市場影響力等方面與OpenAI存在緊密聯繫,透過投資它們,能間接參與OpenAI 的發展並分享其技術紅利與市場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公司業務規模通常都比較大,AI並非其唯一或核心業務,投資者在考慮透過投資這些公司間接參與OpenAI發展時,需綜合評估各公司整體業務佈局、行業競爭態勢、經營風險等多面向因素,以更全面地權衡投資收益與潛在風險,做出理性且契合自身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的決策。
投資AI相關基金和ETF
對於不願意投資單一股的投資人來說,AI相關基金和ETF提供了一個分散性強且風險低的投資選擇。
ARK自主技術與機器人ETF(ARKQ)
該ETF專注於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主題包括了OpenAI技術的相關公司可以囊括多家企業。投資者透過該基金間接投資OpenAI等相關技術的應用。
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 ( BOTZ )
該ETF專注於投資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涵蓋了多個與OpenAI技術相關的公司,尤其是硬體和技術平台的成功。透過投資該ETF,投資者可以將風險分散並分享AI產業的發展成果。
iShares Exponential Technologies ETF ( XT )
該ETF旨在追蹤可能受益於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長期成長和創新的股票指數,目前持有100多隻股票,是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最大ETF之一。
其前三大持股包括Arm Holdings(ARM)、Adobe ( ADBE )和Altair Engineering ( ALTR ) 。
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
OpenAI本身就是一家非上市公司,部分投資者可以透過參與相關的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來間接獲得OpenAI的投資機會。這些基金通常投資於早期的人工智慧技術公司或直接投資OpenAI等尖端技術企業。
截至目前,OpenAI在10輪融資中共籌集了219億美元資金,主要投資者包括Thrive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K2 Global、Sequoia Capital、Thrive Capital、Microsoft、Khosla Ventures、Reid Hoffman Foundation等。
圖源: crunchbase官網
由此來看,知名創投基金,如紅杉資本、高盛等,都對OpenAI進行了投資。投資者可以透過購買這些基金份額間接參與OpenAI的投資。此類投資通常較多,需要加大資本投入。
關注Pre-IPO市場
雖然OpenAI目前沒有上市計劃,但未來可能會有。
2024年12月27日,OpenAI宣布其2025年的重大轉型計畫。 OpenAI即將進行公司架構的重大調整,計劃將其現有的營利性部門轉變為特拉華州公益企業(PBC,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並將重點放在社會影響力上。
OpenAI在公告稱,作為公益公司, OpenAI需要平衡股東和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與公共利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OpenAI將提供「普通股」 ,同時利用部分利潤來進一步實現其使命, 「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造福全人類」 ,為社會謀福利。
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可透過一些平台提前購買其股票。例如Hiive,為合格投資者提供了在公司上市前購買其股票的機會。投資人可關注此類平台,看是否有OpenAI的股票出售。不過,參與Pre-IPO 投資通常有一定的門檻和風險,需要投資者俱備相應的資格和風險承受能力。
結語
目前, OpenAI的估值約為1,570億美元,較2023年12月招標收購時的860億美元估值上漲了82.5%。 OpenAI 1570億美元的估值使其成為全球第三大最有價值的私人公司,僅次於位元組跳動和SpaceX。
2024年11月,軟銀與OpenAI達成了一項要約收購協議。軟銀計劃從符合資格的OpenAI股東手中購買價值高達16億美元的股票,收購價格為每股210美元,該價格與OpenAI在10月份融資期間獲得的1570億美元估值相符。
此外,有消息透露,OpenAI預計收入將在2025年飆升至116億美元。
綜合來看,隨著OpenAI的技術不斷突破,其在各行業的應用場景日益廣泛,未來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展望未來,OpenAI可望持續引領AI技術的發展,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成長動力。任何新技術都會為投資者帶來風險,但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潛力可能是巨大的,投資這一領域或將帶來潛在的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