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資領域,無論是美股或港股市場,投資人常常陷入對交易時機的迷惘與探索之中。然而,事實上並不存在絕對精準的通用交易時刻。
對於具有長遠策略眼光的投資人而言,無論是美股或港股市場,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潛藏著成功投資的機會。過度執著於精準把握市場時機,往往容易錯失諸多良機,難以獲得理想回報。相較於糾結何時入場,更關鍵的問題是在這兩個市場中甄別出被低估的股票。
當下是否適合投資股票?
若投資人著眼於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遠的財務規劃,當下無疑是涉足美股和港股市場的有利時機。儘管經濟情勢存在不確定性與波動,但市場天然具有前瞻性特質。
股票價值本質上錨定未來預期收益。
以美股為例,儘管其經濟週期波動頻繁,但長期來看,企業獲利呈現上升趨勢。如科技巨頭在創新驅動下,不斷拓展業務邊界、提升獲利水平,支撐股價長期上揚。港股市場也是如此,許多內地優質企業赴港上市,憑藉龐大的內地市場需求與自身成長潛力,在長期投資視野下展現出巨大價值。即便在經濟衰退期間,美股和港股市場中仍不乏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持續穩定投入資金並淡化短期市場漲跌,是長期投資美股和港股的有效策略。長期投資過程中,難免遭遇市場調整或崩盤。當此情形,若投資人財務狀況允許,反而是加大投資的契機。當然,鑑於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提前精準規劃應對市場大幅波動是極為困難的。若市場走勢能被精準預判,崩盤等極端情況便不會發生。
股票下跌時買入是否更優?
在股票市場,當整體市場估值攀升時,挖掘優質買入機會的難度確實會增加。相對其基本面,價值低估的股票愈發稀缺,但絕非絕跡。
當投資人思考「現在是否適合投資股票」時,核心在於能否發現被市場低估的證券。在大盤下跌階段,市場可能湧現大量買進低估公司股票的良機。例如在美股科技股板塊調整期間,部分具有核心技術優勢但短期受市場情緒影響股價下跌的企業,往往是難得的投資標的。港股市場中,受全球經濟情勢衝擊導致股價下挫的金融、不動產等產業優質企業,也可能在此時提供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如同巴菲特專注於尋找低估證券的概念,在股票投資中,關鍵不是糾結當下是否應投資,而是精準鎖定值得投資的股票。只要股票估值合理,便具備投資價值。即便短期內股價下行,只要投資邏輯堅實,就應堅守並持續檢視投資依據的有效性。
如何判定股票的買進良機?
在股票市場,即便在多頭市場巔峰購入具備強大長期成長潛力的股票,也並非致命失誤。以美股的成長型科技股為例,在市場調整或崩盤階段雖跌幅可能較深,但往往能在後續憑藉創新優勢和市場復甦實現強勁反彈,成為成長的重要驅動力。
經濟事件引發的市場動盪,在市場常為注重長期發展的公司帶來機會。例如,聯準會貨幣政策調整或香港地區經濟政策變革等事件,雖會短期內衝擊市場,但那些管理團隊善於掌握長期成長機會的企業,股價在波動後可望強力回升。當股票價格出現小幅回檔時,投資人不必過度恐慌拋售。
實際上,多數情況下這只是正常調整(跌幅超10%但小於20%),而非崩盤(跌幅超20%)。美股和港股市場的調整時有發生,如港股市場受國際資本流動影響,每年可能出現數次調整。在股價階段性低估時,往往是買進的好時機。
股票交易的日內與週、月時間節點分析
在正常交易日,美股交易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至下午4:00,港股交易時間為香港時間上午9:30至下午4:00。對於計畫長期持有美股或港股股票的投資人來說,日內具體交易時間對投資收益影響甚微。
日內交易者追求價格波動獲利,在美股市場,常聽聞交易的前一小時(上午9:30-10:30)和最後一小時(下午3點- 4點)因交易活躍度高、價格波動大而備受關注;港股市場同樣在開盤和尾盤時段交易較為密集。
但需明確,日內交易與長期投資是截然不同的策略。投資專注於企業基本面及長期價值成長,若企業業績出色,投資人將獲得豐厚回報;而日內交易在同一天內頻繁買賣,不依賴企業基本面分析,獲利難度頗高,相較之下,成為優秀的長期投資者更為可行。
在周交易时间维度,曾有传闻美股周一因周末负面消息积累和投资者情绪影响跌幅较大,但近年来此现象已不显著。据相关研究,自特定时间节点后,美股周一表现与其他交易日并无明显差异。港股市场虽受国际市场联动和本地因素影响,但也不存在固定的周内最佳买卖日规律。
在月交易时间方面,美股和港股市场也流传着诸多理论。如美股有“1月效应”,年初部分市场板块因投资者资金重新配置等因素表现突出;港股市场受财报季、节假日等影响,不同月份也有不同表现特点。部分投资者会在年底出于税务规划等目的调整美股或港股投资组合,如出售股票锁定收益或损失,但长期持有现金等待所谓最佳月份投资并非明智之举,否则极易错失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
為何不應在市場中過度追求時機
在股票市場歷史上,許多傑出投資者如巴菲特等,都對精準把握市場時機不以為然。若這些投資大師都不倡導,一般投資人更應審慎。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美股市場,若投資人在某一時期將資金全部投入標普500指數基金,長期能獲得一定的平均報酬率。但一旦錯過期間漲幅最大的若干交易日,收益將大幅縮水。港股市場同理,如恆生指數投資中,試圖避開市場調整而頻繁擇時操作,往往導致投資人錯過關鍵上漲階段,收益遠低於長期穩定持有。
綜合來看,適合股票交易的時機不僅取決於市場的大環境,還與短期的經濟數據、貨幣政策、季節性波動、財報季等因素緊密相關。投資人應根據不同的時間維度,如一天、一週、一個月和一年,靈活調整交易策略,抓住最佳的買賣時機,最大化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