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
1. 5月核心PCE年增2.7%,季增0.2%,均高於市場預期。
2. 這項數據打破了核心PCE連續三個月的下行趨勢,核心PCE年增速已連續三個月漲幅已連續三個月數月2.5%,遠超聯準會2%的政策目標。
3. 若6月非農業數據疲軟且7月CPI顯示通膨回落,Fed可能啟動降息。
2025年5月,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2.7%,超出市場預期及聯準會2%的目標。尤其在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施壓下,通膨回升趨勢可能加劇,聯準會的降息窗口正變得愈發複雜和狹窄。
通膨壓力加劇
美國商務部6月2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剔除食品和能源)年增2.7%,高於市場預期的2.6%和4月上修後的2.6%,環比增長
0.2%,超出預期的0.1%和4月的0.1%。
圖源:BEA
核心PCE是聯準會首選的通膨指標,目標為年率2%。 5月數據終結了前三個月通膨連續下降的趨勢,潛在通膨動能可能強於預期。且核心PCE 年增速已連續三個月高於2.5%,遠超過聯準會2%的政策目標,顯示物價壓力仍未有效控制。
圖源:Trading Economics
整體PCE物價指數(包括食品和能源)較去年同期上漲2.3%,符合預期,高於4月上修後的2.2%,季增0.1%,與預期一致。汽油價格下跌部分抑制了整體通膨,與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趨勢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5月是川普政府4月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後的首個完整實施月份,核心PCE的超預期上漲可能已部分反映關稅的通膨傳導效應。
消費降溫
與通膨回升趨勢相對的是,消費者支出在5月意外下降,較上季下滑0.1%,弱於市場預期的成長0.1%。個人收入也較去年同期下降0.4%,為2021年以來首次負成長。雖然其中部分技術性因素——如一次性社保補貼的退場——對數據造成影響,但趨勢性變化不容忽視。
圖源:BEA
從細項來看,商品支出下降492億美元,尤其是汽車、汽油支出大幅減少。服務支出雖仍有成長,但醫療、金融服務等亦出現下滑。多項調查也顯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減弱。在關稅預期升溫背景下,前期「搶跑式」消費透支後,支出動能出現明顯空檔。
圖源:BEA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賈弗里指出:這或許是關稅效應、成長放緩與情緒變化疊加的綜合反映。當通膨未退而成長下行,滯脹風險正被市場重新計價。
降息的可能
面對這樣的數據組合,聯準會的兩難處境愈發凸顯。儘管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的高位,但通膨反彈和消費疲弱形成對沖,一邊是未完成的抗通膨任務,一邊是開始降溫的經濟動能。
聯邦基金期貨數據顯示,市場對7月降息的預期有所回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7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高達78.8 %。而9月啟動降息的押注依然較強,市場預期未來六個月降息至少一次的可能性超過70%。
圖源:CME
若6月非農業就業數據疲軟,且7月CPI確認通膨回落趨勢,聯準會可能啟動降息。高盛預測每次降息25個基點,逐步降低利率以平衡經濟成長和通膨風險。
但決策路徑並不明朗。
雖然消費者支出趨弱可能短期抑制通膨,但結構性因素的通膨壓力並未消除。例如住房租金、服務業工資、醫療成本等仍處於高位。
同時,7月9日關稅暫停截止日期臨近,若川普政府對部分國家加徵20–50%關稅(如對加拿大的威脅),通膨可能進一步上升,削弱降息空間。 Veda
Partners的Henrietta Treyz預計,維持10%關稅率是最佳情景,但加稅風險不容忽視。
這意味著,即使非農等數據出現放緩,美聯儲可能也不急於降息,尤其是擔心過早寬鬆導致通膨反彈的「二次傷害」 。如果關稅政策持續推升物價,使核心通膨維持在3%以上,Fed或被迫將首次降息延後至12月甚至2026年初。
然而,川普再次公開批評鮑威爾並暗示有「影子接班人」 ,可能導致貨幣政策在大選前陷入更複雜的局面,也加劇了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及未來政策連貫性的擔憂。
結論
5月核心PCE年比2.7%超預期,疊加關稅政策推高物價,降低7月降息可能性,市場預期9月為首次降息的更可能時點。消費支出和收入下降顯示經濟成長放緩,但通膨壓力和關稅不確定性限制聯準會行動空間。
6月非農業數據和7月CPI將成為關鍵,若顯示經濟疲軟和通膨回落,9月降息機率將進一步鞏固。而對市場而言,股市目前的樂觀趨勢或低估了下半年宏觀層面的震盪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