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摩根大通預計7月15日公佈財報,2025年第二季財報季即將正式開幕。儘管多數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財報發佈時間集中在7月底至8月初,但目前是評估獲利趨勢、市場預期和宏觀擾動影響的關鍵窗口。
根據當前市場共識、分析師預期變化以及產業動態,即將到來的第二季財報季預計將反映出預期下調、產業差異明顯以及持續存在的風險等諸多因素。
財報或輕鬆擊敗預期
截至2025年6月,市場對標普500指數第二季的獲利成長預期已顯著下調。 FactSet數據顯示,目前一致預期為年增4.9%,顯著低於年初預期的9.3%。若剔除能源板塊,整體獲利增速甚至可能為負。
圖源:FactSet
這一一下調主要源自於以下因素:公司管理階層發布更為謹慎的績效指引,分析師持續修正獲利預測,疊加4月和6月落地的關稅政策開始對利潤率形成壓力。
然而,正如第一季所體現的情形,在預期顯著下調的背景下,企業獲利「超預期」的可能性上升。 2025年第一季度,標普500成分股中約80%的公司實現了獲利超預期,最終實際成長率從初值7.2%上修至約13.3%。
考慮到目前第二季獲利門檻較低,市場或將再次見證類似的「預期管理」帶來的正面結果。預計第二季最終實際成長率仍有可能達到8%-10%的水平。
產業表現將分化
本季的獲利成長將繼續呈現高度分化特徵。資訊科技與通訊服務板塊將是主要的成長動力。根據目前預測,科技業獲利年增速可望達到16%,而通訊服務業預計成長約30%。尤其是英偉達、微軟、蘋果、博通等大型科技企業在AI浪潮驅動下持續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市場預計,英偉達單季營收或將年增超過50%,並可能繼續調高全年業績預期。
在通訊服務板塊中,華納兄弟探索雖然仍將處於虧損狀態,但因同比基數低,虧損幅度將顯著收窄,對板塊整體增速形成支撐。
相較之下,能源板塊預計將在第二季顯著拖累標普500指數整體獲利表現。受國際油價自高點回檔和全球需求動能放緩的雙重影響,能源企業獲利預計將年減超過25%。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報告稱,2025年第二季布蘭特原油均價為每桶75美元,略低於去年的水平。在高基數效應及庫存調整壓力下,產業整體營收及利潤同步承壓。
此外,市場對該板塊未來資本支出和股東回報的預期亦有所下調,令估價缺乏上行支撐。雖然近期中東地緣局勢再度趨緊,一度推動國際油價短線飆升至78美元上方。但截至6月24日,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單方面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完全達成一致,將實現全面停火, WTI和布蘭特原油價格從高點回落至70美元以下,顯示市場對地緣風險的溢價定價仍存不確定性。
圖源:TradingView
指引風險上升
第二季財報季最大的風險仍來自公司未來指引。截至2025年第一季財報季結束,已有超過60%的標普500公司發布了低於預期的第二季獲利展望,尤以零售、汽車等週期性產業為主。進入第二季度,隨著美國政府推行的新一輪關稅逐漸生效,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與供需波動仍未穩定,負面業績展望可能繼續主導財報發布週期。
當前市場對下半年獲利的預期正在經歷調整。高盛在2025年3月已將全年EPS成長預期從9 %下調至7 %,並將EPS目標從268美元降至262美元。
圖源:高盛
相比之下,FactSet對全年獲利成長的預測為9.0%。從「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估算分歧來看,前者對2025年全年EPS預測為268美元,2026年為288美元;而後者則預測為274美元與308美元,反映出分析師在樂觀預期與企業實際引導之間的張力。
重要的是,第二季的宏觀背景複雜且不確定。除了貿易政策影響逐步傳導,市場還需面對利率高點運作、消費疲軟、製造業復甦力道不足等多重挑戰。尤其是在零售銷售、ISM服務業指數等領先指標下行的背景下,企業的獲利能力面臨更大壓力。
同時,估值水準持續抬升。 2025年6月中旬,標普500指數未來12個月本益比已升至21. 6倍,明顯高於5年(19.9倍)與10年(18.4倍)平均。過去12個月的滾動式市盈率高達25.9倍。在獲利預期不斷下修的背景下,目前較高的估值水準缺乏強力支撐,投資人對後續業績兌現的敏感度將提升。
結語
儘管獲利預期承壓、宏觀風險上升,但市場整體仍顯示出一定韌性。 2025年第一季財報發布期間,業績超預期企業的股價在發布前後平均上漲1.9%,而不及預期的公司股價下跌幅度為-1.9%,均優於近五年平均水準。這表明,市場仍偏好業績兌現與基本面穩健的個股。
而2026年企業獲利成長仍普遍看好,預計將加速至中兩位數區間。但這種成長依賴貿易局勢穩定、AI投資回報兌現以及利率環境改善等前提。